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千年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任务。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环境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努力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中国。
二、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关系,归根到底就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自然是有价值的,保护自然,就是增值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过程,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理应得到合理回报和经济补偿。
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三、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充分认识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把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重点是推进产业结构、空间结构、能源结构、消费方式的绿色转型。
四、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大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系统。
加快推进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需要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五、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需要尽快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实践证明,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领导干部。